星期六, 6月 27, 2009

<環境>都市比鄉村環保?

一、環保不環保?

之前在網路上出現了一篇引起注目的文章(註1),其首先引用一個關心著都市社區的永續生活的機構──Center for Neighborhood Technology(簡稱CNT)──的網站上所呈現出來的地圖。該地圖顯示,在住家越密集的地方,每個「住家」的汽車的二氧化碳平均排放量會越低,於是文章指稱,都市的生活型態將會使都市人的汙染減量,並且正如文章所欲表達的、這地圖所呈現出來的訊息,很可能會讓許多在環境保護議題上視都市為寇讎的人感到驚訝。

■美國紐約附近,每個住家的汽車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graph from http://htaindex.cnt.org/

但在該文章沒有引用的、在CNT的網站上與前一張地圖並列的另一張地圖裡,它就呈現出了一個似乎是我們比較習慣的訊息,即在住家越密集的地方,每「英畝」的住家汽車二氧化碳平均排放量會越高。兩相對照,並非相關專家的我這麼猜測(註2),就第一張地圖來解讀,在像紐約這樣的大都會裡,人們其實很不容易擁有汽車(如停車位的問題)、也不會那麼樣地需要擁有汽車(由於大眾運輸工具的發達),以致於未必每個住家都會╱能擁有汽車、並經常使用汽車,所以如第一張地圖所示,都會地區裡「每個住家」的「汽車」二氧化碳平均排放量會較低。相對地,居住在鄉村地區的人們就比較容易、也更需要擁有與經常使用汽車,甚至每個住家會擁有兩三台汽車,於是其平均排放量可能因此較高。至於第二張圖,由於它是用每英畝的排放量來計算,所以我們應該可以從都市的汽車與廢氣汙染較為集中、並不容易被稀釋來理解。



■美國紐約附近,每英畝的住家汽車二氧化碳平均排放量。graph from http://htaindex.cnt.org/

都市的外部性

但這是否能夠得出「都市比鄉村環保」的結論呢?網路上已經有人從「外部性」的角度來進行批判(註3),即倘若將都市比作一個整體,則「因都市而生」的許多碳排放量其實是不會被計算在都市的頭上的──因為那些碳排放是來自於鄉村供應都市所需而產生的,所以都要算在鄉村的頭上。所以這些碳排放就是都市的「負外部性」──對其他受影響者(如鄉村)造成負擔(必須承擔碳排放的責任),但根本造成汙染者卻不用負責,以至於我們可能會忽略了都市實際造成的環境負擔。這就如同西方國家紛紛投入節能減碳的行列,但其中某些國家很可能只是將高污染的產業移到其他較為落後、原本污染情況較低的國家進行生產,以致於某些西方國家可以繼續扮演其在環保議題上的高道德者的角色,但實際上卻又掩人耳目地繼續其污染事業並從中獲利。

「解決污染的能力」不等於「環保」

此外,文章中所額外談到的污水與垃圾議題──其認為都市在污水處理與垃圾處理與減量上,都做得比鄉村好──也很難得出「都市比鄉村環保」的結論。道理很簡單,我們不會將「人們擁有較高的解決污染問題的能力」與「比較環保」畫上等號,因為都市人是因為自身不斷地製造污染而需要這種能力,相對地,鄉村不需要這種能力是因為其沒有那麼多的汙染,並且鄉村所擁有的相對豐富的自然環境,本來就有稀釋某些污染與分解某些垃圾的能力。

這就如同居住在鄉村的人既不會羨慕都市人在房子裡裝空氣清淨機,也不會因此感到羞愧一樣──因為他們並不需要這樣的東西。現代人想了很多方法來解決自己所製造的麻煩,但越是這麼做,就越無法擺脫身為麻煩製造者的身份。

都市化能夠減少污染?

最後,該文章鼓吹都市化──其認為因為都市有減少污染的能力,所以越將人口集中,減少的汙染也就越多──對此,我們必須從幾個角度來檢視。首先,該文將每個人的平均汙染量都假定為等量且不會因為其從鄉村移動到都市而有所改變,這是相當可疑的,於是其認為「越是都市化就能減少越多污染」的推論也就令人難以相信。但是,假若我們視都市化為一種手段,將場景設定在「真豪宅假農舍」不斷增生的農村環境裡,那麼都市化的確有它的好處。因為倘若這些豪宅不是任意分布而能集中成為住宅區,那麼它將能夠集中處理污染、能夠節省為了解決污染而必須負擔的公共設施和服務,並且減少散佈的污染源對自然環境的衝擊與傷害。

■Photo by greenlost

但生態思想常常教我們想得更多──雖然都市化對於控制污染、甚至是減少污染擁有某些好處,但我們其實很可以懷疑這只是治標──甚至不及治標而只是遮掩──而非治本。於是,若從治本的角度來看,我們其實很可以問: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的豪宅嗎?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都市嗎?我們如果不是鼓吹都市化,而是鼓吹鄉村化,這樣好不好呢?我對這「鄉村化」的想像是:我們不需要有那麼多「都市化」的消費,以致於我們也不會造成那麼多的汙染與垃圾;我們不用因為都市建築造成的悶熱而讓商店必須強烈放送陣陣的冷氣,我們也不用因為塞在車陣裡而徒然在難以稀釋廢氣的街道上排放廢氣;我們其實不需要那麼多的燈光、裝飾、強迫接收的廣告宣傳;我們其實可以省卻很多都市娛樂,而選擇「低碳排放」的社區活動、親友交誼與起身親近自然;我們可以自製、交換或分享彼此製作的食物與產品,省卻廣告、包裝、運送的資源……。雖然這些想像在地狹人稠的台灣可能會被譏為空談,但我們不妨思考,倘若鼓吹都市化的背後是期待能夠獲致更高的效益,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夠讓「事實上並不需要那麼都市的」回歸鄉村、讓「必須都市的」繼續發展其環保作為,而更具效益地運用空間?

生態運動裡的眾多想法已經向我們揭示,慾望與過度消費常常是製造環境負擔的主要原因,以致於今日的都市人或許會對「為什麼在鄉村生活的人能甘願過著如此平淡的生活而甘之如飴」感到奇妙──這其實是因為都市人每天都要接受著資本主義「為消費者們」不斷製造出來的慾望的洗禮:「美白」是一種慾望,「今年流行的顏色」亦然,而與日俱進的「酷炫新奇」更是一種慾望,但事實上,我們為什麼會為了iPhone已經推出第三代,而自己手上的仍是第一代而煩惱呢?為什麼我們常常是著重在攝影器材的規格而不是攝影作品的內容呢?為什麼我們經常得接受電視節目對於觀眾可能趕不上流行的恐嚇,而鮮少思考美的內涵呢?

部分原因即是因為潛藏其中的資本主義無時無刻地要為人們製造「總是少了什麼」的幻覺,並且這少了的什麼必定是有價的、可供消費的──我們很少會看到節目勸勉人們要培養進行哲學思辨的能力,也很少看到提醒人要深入認識宗教信仰;並且,僅僅是為了一季又一季的「製造幻覺」,這製造過程中便耗費了龐大的自然資源(如廣告的強力播送與發送)。如今,資本主義已經和都市密切的結合起來,雖然我們不能說鄉村──這個僅僅以人口密度和開發程度定義的區域──就可以自絕於資本主義,但鄉村的特質卻能夠給予我們前述的想像與可能性,並且已然有許多人選擇了離開都市、而在鄉村實踐這樣的想像。

二、什麼是「環保」?

相較於之前所談到的,其實讓我感觸更深的,是文章背後所代表的、我們普遍對於「環保」的理解。基本上,我以為我們其實很難僅僅拿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數據來判定環保與否,而污水與垃圾亦然──如果可以,那麼我必須感嘆,我們似乎仍片面地活在生態議題逐漸加溫的1970年代,我們關注的主要還是各種污染、垃圾問題,我們呼籲要保護環境是因為我們的生活品質在社會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逐漸低落、人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受到威脅。而當我們想到「環保」這個名詞,我們最能夠直接聯想到的、最為熟悉的可能是「一些髒東西」或「被弄髒了的資源」;至於我們最熟悉的環保行動則可能是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

這有什麼不對嗎?甚至那影響西方世界甚巨的環保經典──《寂靜的春天》,不也就是在講述污染物對人類所造成影響、以致於我們要努力與這些古怪又可怕的髒東西作戰嗎?事實上這只說對了一部分,因為該書從第四章開始就漸漸地開始表露作者Rachel Carson(1907~1964)另一部分的心意,她開始提到野生自然的美(1997:57、82-85、88、130)、肯定自然演化的安排(1997:76-79);又稱生命是個奇蹟,以至於我們應該尊重生命(1997:304)。換言之,Carson在其著作中隱隱約約地表露了她的相信:雖然人類的生存與健康是值得重視的──以至於我們要謹慎地面對威脅人類的汙染,但是,在那之外,自然的豐富、多樣、穩定卻也值得我們給予珍視和尊敬。於是,我們珍視那橫跨天際的水鳥不是因為我們可以享受獵殺牠們的樂趣,而是因為牠們散發著一種美;自然世界就像一本開展著奧祕的書本等待我們低頭盡情閱讀,它之所以值得珍視不僅僅是因為我們的生命仰賴於它。

看起來,這些概念比起那些令我們困擾的「髒東西」還要走得更遠。但Carson之所以能夠有這樣的表達、能夠在這本警告世人那化學物質污染的危險的書籍裡溫和而自然地吐露出來,主要還是因為她有西方世界豐富的、對於自然的反省作為支持,以致於她可以輕易地說出「對千千萬萬的人而言,大自然的美麗與秩序,仍然是最重要的」(1997:145)──但身在台灣的我們,則可能很難代表台灣人做出這種宣告。

台灣的「環境保護」之所以常常侷限在污染與髒亂,固然有其多重的因素,而就我自己的理解與推測,這也與今日的行政院環保署在三十年前,是由行政院衛生署底下的「環境衛生處」逐漸轉變為「衛生署環境保護局」、在1987年才升格成為環保署的「衛生」脈絡相關,倘若我們檢視環保署的業務就會發現,它主要還是環繞著各種污染而開展,我們不容易在裡頭發現直接連結保護森林、野生動植物與生物多樣性的內容,以致於其發展出來各項宣導與教育,也就多偏重╱侷限於前者(註4)。於是,經歷過這二三十年國民教育洗禮的台灣人,可能會熟悉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甚至還瞻仰過高貴的外星寶寶垃圾桶的風采,但對於「環境保護」這個龐大概念的其他部分,就知之甚少,或要借助媒體報導與課外書籍才能有更多的了解。

■Photo by greenlost

都市與鄉村,如何比較?


而回到主題上,我們要如何評價是都市還是鄉村比較「環保」?延續著之前的脈絡,我們會發現,事實上我們需要有更多的評鑑項目──例如光是在生物多樣性這個概念底下,我們就可以比較對野生動植物的友善程度、棲地的保護、生物廊道的保留;此外還可以檢視不同區域對待自然的方式──從寵物飼養到對流浪動物、食用動物的對待,以及我們在人造環境裡如何照顧與安置植物;還可以檢視各種開發對自然的美、穩定性與完整性的考量。更進一步地看,由於都市與鄉村各有不同的條件與限制,所以我們也很難對其進行齊頭式的比較而能獲致公正的結果。在評價時,我們甚至可能需要對相對限制較多的都市比較寬容、對相對資源較充裕的鄉村比較嚴苛。因為我以為,這樣的比較並不是要來個一決勝負──決定誰該留存、誰該消失,反倒是這樣的比較或許能夠為居住在都市與鄉村的人都帶來一些反省,讓居住在鄉村的人看看都市裡的人是怎樣努力地減少自己為環境造成的負擔,讓居住在都市的人看看鄉村裡的人能夠怎樣地珍惜其所擁有的自然,並且在各種物質需求與物質支持降低的情況下仍舊擁有美好的生活。

結語

今日站在火線上的環保人士大多都會肯定,我們不應該再落入「經濟」與「環保」對立的假議題當中。同樣地,或許在「都市或鄉村比較環保」的這個議題上,我們也能夠跳脫我們所可能會有的偏見──也無須再製造偏見,因為都市與鄉村這兩個以人口密度與開發程度做定義的名詞未必是環保與否的關鍵──鄉村地區並不會就「等於」環保,都市地區也不會就「不等於」環保。人類這個物種或許自是地球形成以來最令人感到為難的物種,我們必須寄居在這個世界裡,但卻又煩惱著這樣的寄居──我們為此感到不安、焦慮、甚至互相辯論、發起各種運動。啊,人真是不自然的生物,但也正因此,就格外顯露了人類的價值。

註1:見「地圖會說話」文章〈都市比鄉村環保〉(http://Richter.pixnet.net/blog/post/24249793)
註2:這純粹只是不嚴謹的猜測,事實上更應該考量其數據是如何測量或計算得出。
註3:見「oekologie’s Blog」文章〈都市比鄉村環保,鬼扯!〉(http://www.wretch.cc/blog/oekologie/6683738)
註4:雖然近年來環保署也趕上了節能減碳的熱潮──這議題看似可以涵蓋對整體生態的保護,但總的來看,環保署的種種作為依然無法涵蓋「環境保護」的完整內涵。


參考文獻

Carson, Rachel(1997)。Silent spring(寂靜的春天)(李文昭譯)。台北:晨星。(原作1962年出版)


(本文為原稿,另刊登於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